来源:网络 时间:2025-09-18 12:49:28 阅读:(0)
湖北物理类考生最低591分能上华中科技大学、历史类考生最低604分能上华中科技大学。
本文将展示华中科技大学历年最低录取分数线,帮助2026年高考生了解:至少需要多少分可以上华中科技大学。
本文内容来自网络整理,仅供参考。
二、高考多少分能上华中科技大学?
华中科技大学的录取分数因选考科目、专业组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,结合 2023-2025 年数据来看,湖北考生的录取分数区间相对稳定。
对于湖北历史类本科批考生,高考分数在604~614 分区间内有机会被录取;湖北物理类本科批考生的分数跨度更大,591~654 分均有对应的录取专业组。具体分数情况如下表所示:
首选科目 | 专业组 | 选科要求 | 2025 年分数 | 2024 年分数 | 2023 年分数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历史 | 第 03 组 | 不限 | 614 | 604 | 609 |
物理 | 第 04 组 | 化学 | 641 | 648 | 654 |
物理 | 第 05 组 | 化学 | 640 | 648 | 654 |
物理 | 第 06 组 (护理类) | 化学 | 591 | 598 | 599 |
物理 | 第 07 组 (中外合作) | 化学 | 611 | 627 | 628 |
物理 | 第 08 组 (中外合作) | 化学 | 608 | - | - |
物理 | 第 09 组 (民族班) | 化学 | 628 | - | - |
物理 | 第 10 组 (国家专项) | 化学 | 613 | 621 | 635 |
参考分数之外,位次更能反映录取的真实门槛。不同专业组对应的录取位次差异显著,具体数据如下:
首选科目 | 专业组 | 选科要求 | 2025 年位次 | 2024 年位次 | 2023 年位次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物理 | 第 04 组 | 化学 | 2890 | 3033 | 2854 |
物理 | 第 05 组 | 化学 | 3037 | 3033 | 2854 |
物理 | 第 09 组 (民族班) | 化学 | 5410 | - | - |
物理 | 第 10 组 (国家专项) | 化学 | 9448 | 9357 | 6817 |
物理 | 第 07 组 (中外合作) | 化学 | 10072 | 7659 | 8812 |
物理 | 第 08 组 (中外合作) | 化学 | 11107 | - | - |
物理 | 第 06 组 (护理类) | 化学 | 18418 | 18563 | 19780 |
历史 | 第 03 组 | 不限 | 1711 | 1853 | 1429 |
2023~2025 年,湖北历史类本科批考生排名在1429~1853 名区间内,大概率能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;物理类考生的位次区间则为2854~19780 名。若 2026 年考生位次能超过对应科目的最低位次线(历史类 1429 名、物理类 2854 名),录取概率将大幅提升。
三、华中科技大学近三年各省录取分数线
除湖北外,华中科技大学在全国多个省份的录取分数线同样具有参考价值。下表整理了新疆、重庆、浙江等省份 2023-2025 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(分数顺序统一为 2025 年 / 2024 年 / 2023 年,“-” 表示数据未公开):
招生省份 | 选科要求 | 专业组 | 近三年分数 |
---|---|---|---|
浙江 | - | - | 643/653/652 |
山东 | - | - | 610/624/627 |
北京 | 历史 | 01 组 | 639/640/642 |
北京 | 物理 + 化学 | 02 组 | 652/654/651 |
北京 | 物理 + 化学 | 03 组 | 645/652/647 |
北京 | 物理 + 化学 | 04 组 (中外合办) | 632/636/633 |
北京 | 物理 + 化学 | 05 组 (中外合办) | 630 |
上海 | 物理 + 化学 | 01 组 | 580 以上 / 578/575 |
上海 | 物理 + 化学 | 02 组 | 580 以上 / 578/578 |
海南 | 物理 + 化学 | 专业组 02 | 751/749/750 |
海南 | 物理 + 化学 | 专业组 80 | 727/753/769 |
海南 | 物理 + 化学 | 专业组 81 | 694/686 |
黑龙江 | 历史 | 第 001 组 | 610/632 |
黑龙江 | 物理 + 化学 | 第 003 组 | 643/653 |
黑龙江 | 物理 + 化学 | 第 004 组 | 638/671 |
黑龙江 | 物理 + 化学 | 第 005 组 | 592/627 |
黑龙江 | 物理 + 化学 | 第 006 组 (中外合作) | 598 |
黑龙江 | 物理 + 化学 | 第 007 组 (国家专项) | 606 |
江西 | 历史 | 第 101 组 | 615/618 |
江西 | 物理 + 化学 | 第 501 组 | 633/636 |
江西 | 物理 + 化学 | 第 502 组 | 627/633 |
江西 | 物理 + 化学 | 第 561 组 (国家专项) | 612/619 |
江苏 | 历史 | 01 组 | 623/619/622 |
江苏 | 物理 + 化学 | 02 组 | 653/653/656 |
江苏 | 物理 + 化学 | 03 组 | 647/652/657 |
福建 | 历史 | 专业组:999 | 611/604/613 |
福建 | 物理 + 化学 | 专业组:500 | 656/660/659 |
天津 | 物理 + 化学 | 01 组 | 671/669/675 |
天津 | 物理 + 化学 | 02 组 | 667/671/667 |
广东 | 历史 | 212 组 | 622/609/613 |
广东 | 物理 + 化学 | 214 组 | 653/643/657 |
广东 | 物理 + 化学 | 215 组 | 646/649/652 |
广东 | 物理 + 化学 | 217 组 (中外合作) | 621/614/618 |
广东 | 物理 + 化学 | 218 组 (中外合作) | 617 |
广东 | 物理 + 化学 | 219 组 (预防医学) | 620 |
广西 | 历史 | 111 组 | 612/612 |
广西 | 物理 + 化学 | 101 组 | 621/653 |
广西 | 物理 + 化学 | 102 组 | 623/647 |
广西 | 物理 + 化学 | 596 组 (国家专项) | 588/597 |
广西 | 物理 + 化学 | 796 组 (民族班) | 610/608 |
广西 | 物理 + 化学 | 901 组 (医学类) | 597/613 |
广西 | 物理 + 化学 | 902 组 (法医学) | 603 |
重庆 | 历史 | - | 603/605/606 |
重庆 | 物理 | - | 644/638/626 |
安徽 | 历史 | 001 组 | 628/631 |
安徽 | 物理 + 化学 | 003 组 | 660/665 |
安徽 | 物理 + 化学 | 004 组 | 662/662 |
安徽 | 物理 + 化学 | 005 组 | 611/606 |
安徽 | 物理 + 化学 | 006 组 | 634 |
安徽 | 物理 + 化学 | 007 组 | 635/642 |
安徽 | 物理 + 化学 | 008 组 (中外合作) | 627 |
河北 | 历史 | - | 626/623/620 |
河北 | 物理 | - | 627/612/614 |
辽宁 | 历史 | - | 616/619/612 |
辽宁 | 物理 | - | 640/665/657 |
湖南 | 历史 | 第 114 组 | 614/610/615 |
湖南 | 物理 + 化学 | 第 115 组 | 646/648/652 |
湖南 | 物理 + 化学 | 第 116 组 | 647/642/650 |
湖南 | 物理 + 化学 | 第 217 组 (中外合作) | 612/611/609 |
湖南 | 物理 + 化学 | 第 218 组 (中外合作) | 609 |
湖南 | 物理 + 化学 | 第 319 组 (国家专项) | 627/624/630 |
宁夏 | 历史 | 001 专业组 | 576 |
宁夏 | 物理 + 化学 | 501 专业组 | 607 |
宁夏 | 物理 + 化学 | 502 专业组 | 603 |
宁夏 | 物理 + 化学 | 5A3 专业组 (国家专项) | 541 |
宁夏 | 物理 + 化学 | 5G4 专业组 (民族班) | 568 |
贵州 | 历史 | - | 635 |
贵州 | 物理 | - | 635/641 |
甘肃 | 历史 | 003 组 | 609 |
甘肃 | 历史 | 004 组 (民族班) | 603/606 |
甘肃 | 物理 + 化学 | 005 组 | 636/647 |
甘肃 | 物理 + 化学 | 006 组 | 629/644 |
甘肃 | 物理 + 化学 | 007 组 (医学分类投档) | 607/619 |
甘肃 | 物理 + 化学 | 008 组 (国家专项) | 587/595 |
甘肃 | 物理 + 化学 | 009 组 (民族班) | 567/611 |
内蒙古 | 物理 + 化学 | 第 001 组 | 654 |
内蒙古 | 物理 + 化学 | 第 002 组 | 651 |
内蒙古 | 物理 + 化学 | 第 999 组 (民族班) | 632 |
新疆 | 文科 | - | 560/540/566 |
新疆 | 理科 | - | 626/602/598 |
山西 | 物理 + 化学 | 第 301 组 | 653 |
山西 | 物理 + 化学 | 第 302 组 | 654 |
山西 | 物理 + 化学 | 第 303 组 (国家专项) | 613 |
四川 | 物理 + 化学 | 专业组 102 | 663 |
四川 | 物理 + 化学 | 专业组 101 | 652 |
四川 | 物理 + 化学 | 专业组 104 (中外合作) | 627 |
四川 | 历史 | 专业组 101 | 621 |
四川 | 物理 + 化学 | 专业组 103 | 621 |
四川 | 物理 + 化学 | 专业组 105 (中外合作) | 619 |
四川 | 物理 + 化学 | 专业组 106 (民族班) | 613 |
需要注意的是,达到最低分数线仅代表满足录取基本门槛,若想选择热门专业,分数需远超最低线。不同分数段对应的专业方向大致如下:
低分段专业:以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为主,如生物科学(中外合作办学)、药学(中外合作办学),这类专业的录取分数通常低于普通专业组。
中分段专业:涵盖机械类、数学类、物理学类、航空航天类、能源动力类等多个基础学科与工科方向,还包括数字经济、供应链管理等新兴交叉专业。
高分段专业:集中在学校优势学科领域,如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、临床医学、电子信息类、计算机类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、软件工程、人工智能等,这些专业的录取分数往往位居前列,部分专业如临床医学(八年制)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启明实验班)的分数更是远超普通专业线。
四、华中科技大学简介
基本概况
华中科技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,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,由原华中理工大学、同济医科大学、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 2000 年 5 月合并成立。学校是国家 “211 工程”“985 工程” 重点建设高校,也是首批 “双一流” 建设高校。
校园占地 7000 余亩,绿化覆盖率达 72%,树木葱茏、环境清幽,被誉为 “森林式大学”,教学科研设施完备,公共服务体系健全。
学科与师资
学校学科门类齐全,涵盖哲学、经济学、法学、理学、工学、医学等 11 大门类,设有 119 个本科专业、47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、46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 42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。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,44 个参评学科全部上榜,其中机械工程、光学工程、生物医学工程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4 个学科获评 A+,A 类学科共计 14 个,9 个学科入选国家第二轮 “双一流” 建设学科名单。
师资力量雄厚,现有专任教师 3600 余人,其中教授 1500 余人,包含院士 20 人、国家级教学名师 14 人、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43 人等高层次人才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达 12 个。
网友评价与历年分数线
在考生与家长的评价中,华中科技大学以 “工科实力强劲”“学风扎实严谨” 著称,其临床医学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认可度极高,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。
历年分数线方面,学校在各省的录取分数均处于高位,以湖北为例,2023-2025 年物理类最低分在 591-654 分区间,历史类最低分在 604-614 分区间;外省如浙江一段线稳定在 640 分以上,海南部分专业组分数甚至超过 750 分,充分体现了学校的报考热度。
相关信息仅供参考。